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2023陕西科技大学的能源互联网工程专业分数 陕西科技大学能源互联网工程专业历年分数线参考

2023-09-04 19:35:04 | 瓜准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工科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61010708隶属于:陕西省教育厅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2023陕西科技大学的能源互联网工程专业分数 陕西科技大学能源互联网工程专业历年分数线参考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2023陕西科技大学的能源互联网工程专业分数 陕西科技大学能源互联网工程专业历年分数线参考

一、2023陕西科技大学能源互联网工程专业分数线是多少

2023陕西科技大学的能源互联网工程专业分数 陕西科技大学能源互联网工程专业历年分数线参考

二、陕西科技大学能源互联网工程专业历年分数线总汇

序号专业名称年份省份科目选科最低录取分数最低位次

2023陕西科技大学的能源互联网工程专业分数 陕西科技大学能源互联网工程专业历年分数线参考

三、陕西科技大学简介

陕西科技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及“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建设高校,是陕西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学校;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改名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划转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陕西科技大学;2006年学校主体迁西安市。

学校作为“西迁群体”之一,在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历经“三次创业、两次搬迁、一次划转”的奋斗与辉煌,秉承“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和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为内涵的“三创两迁”精神,恪守“至诚至博”校训,培养了18万余名优秀人才,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居全国第131位。

学校有西安未央校区、太华路校区和咸阳校区,总面积2055亩,建筑面积129.6万平米。校区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美。全日制各类在校学生23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5000余人;图书馆藏书200余万册。

设有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柔性电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与医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工程学院)、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丝路文化与传播学院)、数学与数据科学学院、文理学院、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阿尔斯特学院和体育部等16个学院(部)。

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二级学科3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二级学科9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本科专业63个,涉及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医学、艺术学、教育学、农学、交叉学科等11大学科门类。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拥有“长江学者” “杰青”“优青”“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省级各类人才百余人;有教育部优先发展学科领域1个,A类学科1个,B类学科5个,陕西省“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省级优势学科6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建设学科1个,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6个,院士创新团队9个。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农业科学等4个学科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材料科学位列全球排名前3‰,化学位列全球排名前5‰,工程学位列全球排名前6‰);软科世界一流学科7个。

学校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教育教学质量优良。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陕西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近年来,在国家级、省级教学项目中连创佳绩,整体水平居省属高校前列。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70项;现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5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13个,陕西省名牌专业7个,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9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9项;国家级新工科项目3项、新农科项目1项、新文科项目2项,省级新工科项目6项、新农科项目1项、新文科项目2项;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1个、省级教学团队29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2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0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5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3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6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省级优秀教材24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7个;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4个;省级创新创业改革试点学院2个;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75项。

被团中央确定为全国50所、陕西省唯一普通高校基层团建试点单位,荣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先进单位”、“陕西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示范学校”、“陕西省绿色学校”等多项荣誉。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陕西省高校易班发展中心”、“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依托学校成立,入选首批陕西省思想政治工作重点研究基地。是全国第一所三届蝉联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决赛一等奖的高校,连续五年荣获全国易班优秀共建高校。瓜准网

在师生中涌现出了“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国好人”“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个人奖”获得者等一大批优秀典型。学生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等国家级竞赛中屡获殊荣,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金奖,学校是唯一一个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先进集体奖”的陕西省属高校。学生就业能力和质量显著提升,就业与学生资助工作先后受到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调查》节目专题报道。

学校聚焦科技前沿、国家战略、国民经济主战场、生命健康,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十三五”以来,共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2428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重大重点项目等;获得科技成果奖励295项,省部级以上奖励14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7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2项;出版著作141部,SCI二区以上收录论文2384篇,EI收录期刊论文520篇。授权国内发明专利2564件,国外专利61件。连续9年位居全国高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排名前50位、陕西省属高校第1位;进入“最新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榜单”20强,成为国家80所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之一。深度融入陕西高质量发展 “秦创原”科技创新总平台,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积极推动“一院一市”校地合作,先后成立了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前沿科学与技术转移研究院,与省内外地方政府合作成立技术转移中心6个,为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行业技术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校积极推进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是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入选高校。通过“一院一策”先后与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拥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陕西科技大学阿尔斯特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陕西科技大学-基辅国立工艺设计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项目,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省部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4个、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创新型人才、乡村振兴、国际组织后备人才等培养专项5项。开展类型多样的留学访学及研修项目,国家公派出国师生人数逐年大幅递增。大力推动来华留学生教育,招收来自德国、俄罗斯、西班牙、荷兰、巴基斯坦等40余个国家硕博士层次学生来校学习。

在5年一次的全省“五一”评选表彰活动中,学校成为唯一一所连续两次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陕西省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的高校;被陕西省委教育工委授予“陕西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委”“陕西高等学校先进校级党委”称号;连续四年在省属高校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双百工程”先进单位。学校入选首批全省党建“双创”示范高校、4个学院入选省级“标杆院系”,8个支部入选全省、全国“样板支部”;2人入选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1个支部入选“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

站在新的起点,陕西科技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学科建设为龙头、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深化改革为动力、党的建设为保证,深入实施奠基、复兴、腾飞“三步走”发展战略,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努力奋斗!


以上就是瓜准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瓜准网。
与“2023陕西科技大学的能源互联网工程专业分数 陕西科技大学能源互联网工程专业历年分数线参考”相关推荐
大学排名陕西分数线450 陕西一本大学排名一览表及分数线
大学排名陕西分数线450 陕西一本大学排名一览表及分数线

西安一本院校排名及录取分数线一、一本大学1、文科2021年陕西文科一本大学中在陕西收分最高的是西安交通大学,2021年的分数线为618分,最低位次为627位;收分最低的是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理工大学等4所院校,2021年的分数线为499分,最低位次为14114位。2、理科2021年陕西理科一本大学中在陕西收分最高的是西安交通大学,2021年的分数线为625分,最

2023-12-06 16:35:52
警察公安类大学分数线 辽宁警察学院2022年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警察公安类大学分数线 辽宁警察学院2022年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警察公安类大学分数线警察公安类大学分数线如下: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2年该警校在北京市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15分,对应位次为6652位。2、中国刑事警察学院:2022年警校在辽宁省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9分,历史类为544分。3、中国人民警察大学:2022年警校在河北省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为532分,对应位次56540位。4、江苏警官学院:该警校20

2023-12-06 21:05:16
审计大学排名考研分数线 审计专业考研分数线
审计大学排名考研分数线 审计专业考研分数线

审计专业考研分数线2022年审计考研国家线一区总分为194分(单科线分别为50分、100分),二区总分为184分(单科线分别为45分、90分),一区是经济、教育强省,总分通常比二区高10分左右。历年审计考研国家线汇总(一区):年份  学硕/专硕  一区/二区  门类/专业  总分  满分=100  满分>1002022  专业学位  一区  审计  194  5

2023-12-06 21:02:08
医学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中国医学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医学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中国医学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医学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医学类专业大学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各学校分数线及简介如下:1、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学制八年2022年本地录取分数线为688分。北京协和医学院(PekingUnionMedicalCollege),位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与中国医学科学院

2023-12-06 17:38:51
医学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中国大学前50排名,以及录取分数线
医学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中国大学前50排名,以及录取分数线

2010年中国的大学排名前50名,以及录取分数线,谢谢!名次学校名称所在省市类型总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综合声誉1北京大学北京综合10095.81001002清华大学北京理工94.7210085.192.173复旦大学上海综合54.8950.7555.3964.644浙江大学浙江综合52.9152.4751.3150.745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综合43.6348.6235.3549.776南京大学江

2023-12-06 17:46:08
全国医学院临床医学排名及研究生各专业分数线,谢谢! 济宁医学院2023年投档线
全国医学院临床医学排名及研究生各专业分数线,谢谢! 济宁医学院2023年投档线

全国医学院临床医学排名及研究生各专业分数线,谢谢!全国医学院校的排名1北京大学2复旦大学3上海第二医科大学4中山大学5皖南医学院6中南大学7四川大学8首都医科大学9中国医科大学10吉林大学11浙江大学12天津医科大学13南京医科大学14山东大学15武汉大学16河北医科大学17哈尔滨医科大学

2023-12-06 18:49:24
文科类大学排名一览表及分数线(河南二本大学排名榜及录取分数线文科)
文科类大学排名一览表及分数线(河南二本大学排名榜及录取分数线文科)

文科类大学排名一览表及分数线五所文科大学投档线最大、难度最大的是:清华大学(677分)、北京大学(669分)、上海交通大学(667分)、复旦大学(663分)、中国人民大学(662分)。最少、最容易考的五所文科大学是:河北民族师范学院(466分)、甘肃农业大学(466分)、内蒙古财经大学(466分)、天津体育学院(466分)、山东女子学院(467分)。文科大学业余分数高低的本科

2023-12-06 18:27:58
宾州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全国医学院临床医学排名及研究生各专业分数线,谢谢!
宾州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全国医学院临床医学排名及研究生各专业分数线,谢谢!

全国医学院临床医学排名及研究生各专业分数线,谢谢!全国医学院校的排名1北京大学2复旦大学3上海第二医科大学4中山大学5皖南医学院6中南大学7四川大学8首都医科大学9中国医科大学10吉林大学11浙江大学12天津医科大学13南京医科大学14山东大学15武汉大学16河北医科大学17哈尔滨医科大学

2023-12-06 17: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