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素材 > 正文

高考作文素材:唐宋文人被贬后的作为 高考作文素材点拨及运用思路:知识经济

2023-03-07 21:05:03 | 瓜准网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唐宋文人被贬后的作为

1。接近人民,体恤民情。

因为贬谪,这些文人就接近了人民,有了体察社会生活的机会。

儒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杜甫却不管穷达都要兼善天下;儒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杜甫却不管在位不在位,都要谋其政;儒家一面“民为贵“一面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杜甫却喜欢劳动,主动接近劳动人民。是生活磨难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尤其是屡遭贬斥之后,他获得了深入人民生活的机会,了解了民情,看到了人民的痛苦,深入人民生活,并投入实际斗争,一面大力揭露兵役的黑暗,一面勉励人民参战。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期间,写出了“三吏““三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的爱国诗篇,使他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达到了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赢得了“诗圣“的称号。

从宰相任上被贬同州时,元稹遭到当地旱灾,曾经作诗归罪于自己,诗中问道:“臣稹苟有罪,胡不灾我身?胡为旱一州,祸此千万人?“联想到百姓的遭遇,他又问道:“团团囹圄中,无乃冤不申?扰扰食廪内,无乃奸有因?轧轧输送车,无乃使不伦?遥遥负担卒,无乃役不均?“。这种关怀,体现了封建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韩愈被贬潮州时,有《宿曾江口示孙湘二首》记述水患中的三江百姓的苦难。

王禹偁敢于向宋太宗献《端拱箴》,对“聚民膏血“的统治者大为愤慨,对“室无环堵““地无立锥“的广大人民深切同情。贬官商州时,同情由于旱灾而流亡他乡的饥民,想到自己十年仕宦,无异于人民的蠹虫,就始终抱着羞于做官、关怀人民疾苦的态度。他学习商州民间的歌唱,热情地歌颂人民集体互助的艰苦而快乐的劳动。

景佑三年十月,欧阳修为范仲淹被贬而鸣不平,结果自己也被贬为夷陵县令。当时,年方三十的欧阳修不仅博览群书,还深入到社会最下层,体察民情,同情人民的贫困,广泛收集资料,反映人民的疾苦。苏轼屡经贬谪,在艰苦的岁月里不得不为衣食而躬耕,从而缩短了与人民的距离。从勤政爱民的思想出发,做了一些对人民有利的事情。谪官海南时,和少数民族也相处得比较融洽。

2。寄情山水,抒发苦闷。

中国文人一直深受老庄超脱出世思想的浸润,当他们的人生道路——往往是仕途——遭遇挫折时,便委身于自然山水,从中寻找精神寄托。长期的贬谪生涯,消蚀着文人积极用世的抱负,他们只好把心放在和谐纯美的自然山水中,静静地疗伤,静静地抚慰,抒发忧思。

元和十年,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似乎非但没有抱怨,反而以山水为乐,遍游当地名川大山,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这些游记,往往于景物描写之中抒写了自己的不幸遭遇与对现实的不满。山水之乐,给了他精神安慰。他的山水诗,流露出一线恬然自适的欣慰,也表现出作者所向往的“云无心以出岫“的自由生活境界,但也处处显出被贬远荒的幽愤。

庆历五年,欧阳修被贬到安徽滁州之后,一度借酒浇愁,寄情山水,经常悠游于水光山色之间与民同乐。所以,39岁竟然已有醉翁之号,还修建了醉翁亭。《醉翁亭记》写的就是滁州山间的朝暮变化,四时不同的景色,以及滁人和自己在山间的游乐,表达了摆脱约束、从容委婉的情致。

他们的“穷愁著书“在很大程度是无奈的,他们的内心仍然郁闷不已,游山玩水只是为了排遣心中的苦闷。“泄为山水诗“,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不平之鸣“罢了。

3。体认世态,表述绝望。

贬谪士人仕途遭受挫折,对宦海浮沉、世态炎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普遍表现出对宦途的失望与无奈。但是,不同的贬谪文人因为不同的人生哲学和人格的指引有着不同的人生选择。

长安三年,当权的宦官外戚等等任务暗中对李白谗毁打击,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现实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他写了不少诗歌抒发了自己的痛苦和愤懑。如《行路难》、《梁甫吟》、《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虽然高扬着胜利的信心,充满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但也在无法排遣的悲愤中表述了他在坎坷仕途上茫然失路的强烈痛苦

柳宗元初贬永州任闲职,情绪一度低落,曾心灰意冷地对友人说:“凡人之黜弃,皆望望思得效用,而宗元独以无有是念。自以罪大不可解,才质无所入,苟焉以叙忧栗为幸,敢有他志?“然观其在永州期间创作的诸多寓言小品,或讽刺那些依仗权贵而得意忘形的小人物,或讽刺封建剥削阶级丑恶的人情世态。感情充沛,讽刺犀利,讽刺了当时****的社会与政治,表现了对世态的清醒体认,表述了极度压抑下的不屈。

因反对新法,苏轼出任杭州通判经过金山时写了《游金山寺》,诗人从天寒的沙痕想起江潮的澎湃,从长江的到海不回暗伤自己的宦游不归,流露了对宦途的厌倦情绪。震惊朝野的“乌台诗案“虽因亲友的营救和神宗的干预,苏轼未遭杀身之祸,而以黄州团练副使的身份贬谪黄州。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这飞来的横灾,彻底粉碎了他希图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然后功成身退的幻想。沉重的政治打击和后来的丧子之痛,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情绪,使他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反映在创作上的思想感情和风格都有了明显的变化。

秦观在贬官后写的小词,表现他在政治上遇到挫折时的绝望。在《千秋岁》与《踏莎行》中,有着浓厚的感伤情调,对于自己的或是他所关心的人物的不幸遭遇,往往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抱怨态度。在《临江仙》与《虞美人》中,以一个被遗弃而无可控诉的女子的口气,表达了自己遭到当权派接二连三打击之后的郁郁不得志。

几遭黜落之后,即便是在范成大幕府期间,陆游仍然无法派遣报国无路的苦闷,只能借酒浇愁。“渭水岐山不出兵,却携琴剑锦官城“,可见他当时的抑郁心情。

4。推行改革,为民造福。

韩愈被贬潮州后,为了兴办州学,捐出了在潮州任上八个月的所有俸银,用于乡校的办学费用。韩愈在潮期间,还“以正音为潮人诲“,也就是推广唐朝的普通话、从事语言规范化的工作。他以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把中原的教育和文化带到了潮州,把原来一个近乎茹毛饮血的社会彻底革新。

被贬柳州,柳宗元也没有因为被移至穷僻之地而彻底绝望,而是在当地继续推行改革。他革除典卖男女的残酷陋习,制订了一套释放奴婢的办法,规定那些已经沦为奴婢的人可以按时间算工钱,抵完债可以恢复人身自由,回家和亲人团聚。此举受到广大贫苦人民的欢迎,后来被推行到柳州以外的州县。当地迷信落后习俗比较严重,他严令禁止江湖巫医骗钱害人。他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兴办学堂,推广医学。他重视植树造林,并多欢亲自参加了植树活动。柳州人从不敢动土打井,在他的指挥下接连打了好几眼井,解决了饮水当地的问题。柳州荒地很多,他组织闲散劳力去开垦,仅大云寺一处就种竹三万竿种菜百畦,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柳州四年,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兴利除弊,为民造福,实际是王叔文改革在局部地区的施行。柳宗元于四十七岁卒于柳州后,当地百姓为之立祠纪念。

高考作文素材点拨及运用思路:知识经济

一、素材链接:

言语类

(一)名人名言

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荀况

2.知识本身不会使一个人具有创造力。……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活用知识。活用知识和经验来寻找新点子、新创意,就是培养创造性思考所需的态度。

3.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 ——毛泽东

4.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种贫乏用一个词来称呼,就是“愚蠢“。 ——高尔基

5.知识的历史犹如一只伟大的复音曲,在这只曲子里依依次响起各民族的声音。——歌 德

知识和能力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要注意有扎实的基础,要注意复习和巩固,不能急于求成。 ——谷超豪

6.只有知识才是力量,只有知识能使我们诚实地爱人,尊重人的劳动,由衷地赞赏无间断的伟大劳动的美好成果;只有知识才能使我们成为具有坚强精神的、诚实的、有理性的人。

——高尔基瓜准网

7.除了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在人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 ——培根

8.知识就是力量。 ——培 根

9.天然的才能好像天然的植物,需要学问来修剪。 ——培 根

10.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 德

11.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

12.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证记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

——托尔斯泰

13.多则价谦,万物皆然,唯独知识例外。知识越丰富,则价值就越昂贵。——马 戈

14.自然赐给了我们知识的种子,而不是知识的本身。——寒涅卡

15.知识是治疗恐惧的药。——爱默生

16.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 ——爱因斯坦

17.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在历史上任何一个较重要的科学上的创造和发明,都是和创造发明者的独立地深入地看问题的方法分不开的。 ——华罗庚

18.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 巴斯德

(二)妙语集锦

19.读书是有福气的,一个人喜欢读书,意味着他在人生的百米赛跑中抢跑了。在“知识爆炸“、“知识经济“的时代,更加需要成长的一代高挂云帆,弄潮书海,做一个读书人。

——李庆明

20.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微软致力于与政府、非政府组织和社区展开合作,通过“携手助学“和“潜力无限“等项目来缩小数字鸿沟,让弱势人群获得和学习IT技术并从中受益。这是微软作为企业公民回报社会的一种重要途径。

——《2006公益中国》

21.创意经济能促进城市的发展。

——《文汇报》记者张晓鸣在报道上海国际创意产业活动周时如是说

事例类

知识经济下的创意产业和人才

创意产业已成为新知识经济时代的关键产业,并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改变世界城市的发展。在“广告业之都“伦敦,创意产业是其第二大产业,年收入达到210亿英镑,每年带来130亿英镑的出口收入;在“设计之都“柏林,创意产业年销售量80亿欧元,占全市GDP总额的11%;在纽约,美国超过8%的创意产业从业者在此工作;在上海,2005年6%的GDP来自创意产业的贡献……

但创意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人才问题。目前,上海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不超过千分之二,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创意人才的匮乏形成了鲜明对比,如何培养有利于产业持续迅速发展的人才,如何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成了“创意人才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共同话题。

[点拨]知识经济下创意产业蓬勃发展,但也面临着人才短缺,充分说明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不平衡。

[适用话题]这个素材可应用“创新“、“人才“、“需求“一类的话题。

李四光提出全新找油理论

不迷信传统的地质理论:许许多年来,中国被认为一个贫油国家。因为传统的地质理论认为,大油田一般都生长在海相地层中,而中国大部分是陆相地层,因而不可能有储量大的油田。但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不迷信传统的理论,他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地质实践和前人的经验教训,深入思考,反复研究,最终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全新的找油理论,即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我国先后发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河南油田、江汉油田等大型油田,终于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点拨]传统中似乎攻不可破的“中国贫油论“仿佛给中国带上了一个贫油国的帽子。而李四光根据自己深厚的学识和实际探索终于提出了自己的找油理论。他打破传统,不迷信权威,最终硕果累累。

[适用话题]本素材可应用于“挑战““创新“之类的话题。

比尔·盖茨的创新策略

盖茨舍得在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本上一掷千金,是因为盖茨有着一种强烈的危机感。盖茨认为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事实上,这种担心并非空穴来风。每隔10-15年,IT行业都会有一个很大的转型,而在每次转型时,都会有一些新的技术、新的公司、新的市场出现。IBM曾在大型机时代一统天下,DEC公司曾在小型机时代独领风骚,Intel公司和微软也在PC时代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但是,历史上还没有一个公司能领导两个不同的时代。

1998年盖茨坦言:“要用10年时间用盗版让中国人上瘾。“盖茨 在1998年7月20日在《Fortune》杂志上声称:微软实际上是鼓励盗版,以盗版占领市场。有关专家认为,盗版相当于零关税倾销。时机成熟,微软会让使用者付出更大代价。照盖茨的算法,理论上中国人需赔微软2000亿元人民币。幸运的是,中国大地上的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微软运用盗版软件达成的垄断对于我们的威胁,开始提醒人们:中国人,要小心盖茨先生。

[点拨]比尔?盖茨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意识促使他在技术和人力上不断发展,在竞争领域不断创新。知识经济中的发展永远要比我们的个人感觉要快,加快发展,提倡创新,应该是比尔盖茨成功的一大理由。

与“高考作文素材:唐宋文人被贬后的作为 高考作文素材点拨及运用思路:知识经济”相关推荐
幽默_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点拨及运用思路:知识经济
幽默_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点拨及运用思路:知识经济

幽默_高考作文素材 (1)引言 人生中如果缺乏幽默,就如同食物中缺乏糖和盐会寡淡无味。幽默,是润滑剂,它能化解矛盾增加和谐,化干戈为玉帛;幽默,是克敌的武器,它是橡皮裹着的铁棍,棉花里的钢针,虽锋芒不露,但能柔中克刚。 幽默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种语言艺术,它区别于只是逗人发笔的滑稽,它蕴藏着深刻的内涵。让我们都来学会运用幽默。 (2)事实论据 苏东坡与老道

2023-03-14 22:45:05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居里夫人 高考作文素材点拨及运用思路:知识经济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居里夫人 高考作文素材点拨及运用思路:知识经济

2016年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居里夫人 玛丽•居里的无数荣誉与盛名似乎与这位伟大的女性无关,她依旧在极端困难的工作条件下,热忱并顽强地工作着。这位伟大的女性将自己的梦想,贡献给了全人类,在她的生命中早已注入了高尚与无私。她忘我的工作不是用劳动换取荣誉、功勋和利益,她是为了让自己的灵魂劳动。 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就流传于世,对于她一生的写照再也没有比爱因斯坦

2023-03-13 19:55:07
高考作文素材:孙正义 高考作文素材点拨及运用思路:知识经济
高考作文素材:孙正义 高考作文素材点拨及运用思路:知识经济

2016高考作文素材:孙正义 孙正义——一个从梦想出发的人 一个因梦想而成功的人。在他对未来发展的信心里,信念带给一个人的成功在孙正义身上被展示得活灵活现。这个信念就是他所说的那句话:“最初,拥有的只是梦想,以及毫无根据的自信,但一切就是从这里出发的。“ 他是个因梦想而成功的人物。在他的信念、在他对互联网在未来发展坚定的信心里,信念带给一个人的成功在孙正义身上被演示得活

2023-03-07 01:45:03
高考作文素材:关于机遇 高考作文素材点拨及运用思路:知识经济
高考作文素材:关于机遇 高考作文素材点拨及运用思路:知识经济

2016年高考作文素材:关于机遇 【思路提示】 机遇就埋藏在我们前进的路上。机遇能改变人的一生。机遇从来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没有良好的自身贮备,即使机遇来临了也抓不住。机遇不只需要等待,还需要我们努力去创造。 【名言】 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南朝]范晔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唐]张九龄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

2023-03-11 11:40:02
高考作文素材:关于质量 高考作文素材点拨及运用思路:知识经济
高考作文素材:关于质量 高考作文素材点拨及运用思路:知识经济

2016年高考作文素材:关于质量 关于质量的名人名言 1。宁肯少些,但要好些。——列宁 2。美好的东西在质不在量。——伊索 3。星星虽多,但不能高攀太阳。——匈牙利谚语 4。质量是维护顾客忠诚的最好保证。——杰克?韦尔奇 5。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约瑟夫?朱兰 6。对产品质量来说,不是100分就是0分。——松下幸之助 7。

2023-03-07 05:05:02
高考作文经典语段_写作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点拨及运用思路:知识经济
高考作文经典语段_写作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点拨及运用思路:知识经济

高考作文经典语段_写作素材 1、既然目标是遥远的地平线,就该多一些冷静和从容。秋天的累累硕果全靠春天的辛勤播种;成为大海的一脉热血,全靠小溪日夜不停地奔涌。也许,付出了汗水,不一定能收获那个日渐成熟的梦;也许,洒下了热血,并不一定拥有那片火红的风景;也许,黑暗中的苦苦挣扎,并不一定迎来灿烂的黎明……。可我并不一味伤感。尽管默默地耕耘,还未听到生命的回声,但热爱生命的我,一定会赢

2023-03-14 04:30:02
高考作文素材点拨及运用思路:知识经济 高考作文素材(议论文):爱国
高考作文素材点拨及运用思路:知识经济 高考作文素材(议论文):爱国

高考作文素材点拨及运用思路:知识经济 一、素材链接: 言语类 (一)名人名言 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况 2.知识本身不会使一个人具有创造力。……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活用知识。活用知识和经验来寻找新点子、新创意,就是培养创造性思考所需的态度。 3.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

2023-03-14 20:30:06
高考作文素材点拨及运用思路:知识经济 高考作文素材:项王故里行
高考作文素材点拨及运用思路:知识经济 高考作文素材:项王故里行

高考作文素材点拨及运用思路:知识经济 一、素材链接: 言语类 (一)名人名言 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况 2.知识本身不会使一个人具有创造力。……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活用知识。活用知识和经验来寻找新点子、新创意,就是培养创造性思考所需的态度。 3.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

2023-03-08 18: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