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1 03:45:02 | 瓜准网
【人物】女子举重69公斤级·向艳梅
【事迹简介】决赛抓举第三把时上举失败,杠铃砸在脑后,又压着头部滚落头顶,脸砸到膝盖。现场一片惊呼。她缓了一下,顺利完成挺举,惊险拿下个人第一块奥运金牌。
【适用主题】意志力
她7岁写作,9岁出书,12岁开专栏。4年前,她头顶“美少女作家“的光环,在万众瞩目下,被清华[微博]大学[微博]自主招生降60分录取。4年过去,今天,走出清华校园的她,接到了《新周刊》杂志任命其为副主编的通知。
蒋方舟既没有韩寒那么叛逆,也不像郭敬明那样喜欢在文字上耍酷;没有像“哈佛女孩“刘亦婷那样大放异彩却又加入美国国籍,更没有高考[微博]状元那样温暖向上。瓜准网
蒋方舟就是蒋方舟。她从小勤奋,在家庭的影响下,喜欢写作,不懒惰,还出过书。
比起在大学期间迷茫无措的学子们,蒋方舟努力给自己制造尝试和犯错的机会。大学4年她尝试了各种事情,比如媒体人的角色,比如公共知识分子,比如写电影剧本、话剧剧本,都是尝试。幸运的是,写作成为她人生最大的比赛场地,且让她一次次捧得桂冠。人生不可能一玩就玩到自己对的领域,而她很早就找到了写作这个适合自己的大方向,节约了很多试错的成本。
毕业之后的蒋方舟,选择了做媒体人,虽然因为名气和之前的兼职经历,她直接被任命为领导,但她的态度仍然值得肯定:她说自己要做“革命的小砖头“,并且,还在“努力胜任,争取做到名副其实“。
素材运用:看罢蒋方舟让人羡慕的人生轨迹就会发现,懂得给自己犯错的机会,才会有成功的可能。蒋方舟的成长经历与在她身上发生的故事,足以证明一个并不虚幻但足够成功的人生,这对于即将踏入大学校门的我们来说,并非不可复制。
2016年高考作文素材:关于机遇 【思路提示】 机遇就埋藏在我们前进的路上。机遇能改变人的一生。机遇从来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没有良好的自身贮备,即使机遇来临了也抓不住。机遇不只需要等待,还需要我们努力去创造。 【名言】 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南朝]范晔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唐]张九龄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
2017年高考作文素材:女子举重69公斤级·向艳梅 【人物】女子举重69公斤级·向艳梅 【事迹简介】决赛抓举第三把时上举失败,杠铃砸在脑后,又压着头部滚落头顶,脸砸到膝盖。现场一片惊呼。她缓了一下,顺利完成挺举,惊险拿下个人第一块奥运金牌。 【适用主题】意志力2016年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居里夫人 玛丽•居里的无数荣誉与盛名似乎与这
2017年高考作文素材:女子举重69公斤级·向艳梅 【人物】女子举重69公斤级·向艳梅 【事迹简介】决赛抓举第三把时上举失败,杠铃砸在脑后,又压着头部滚落头顶,脸砸到膝盖。现场一片惊呼。她缓了一下,顺利完成挺举,惊险拿下个人第一块奥运金牌。 【适用主题】意志力高考作文写作技巧:引入热点素材 热点素材引入作文,既能使文章内容富有时代气息,又能
高考满分优美句子合集_高考作文素材 1.生命真是一个奇迹。 一枝从污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 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 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竟开出像海洋一样湛蓝的花; 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儿,竟能在枝头唱出远胜小提琴的夜曲; 一条柔软无骨的蚯蚓,居然能在坚实的土地里如鱼在海中似的自由遨游。 2.大自然能给
高考作文素材及话题分析:游向高原的鱼 水从高原由两向东流着,渤海口的一条鱼逆流而行。它的游技很精湛,因而游得很精彩,一会儿冲过浅滩,一会儿划过激流,它穿过了湖泊中的层层鱼网,也躲过了无数水鸟的追逐。它逆行了著名的壶口瀑布,堪称奇迹;又穿过激水奔流的青铜峡谷,博得鱼们的众声喝彩;它不停的游,最后穿过山涧,挤过礁石,游上了高原。然而它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间却冻成了冰。 若
2017高考作文素材及话题分析:自尊、骨气 2017高考作文素材及话题分析:自尊、骨气 1、陶渊明为官清廉,“出淤泥而不染“,不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人折腰“,辞官不做,归隐山林,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诗文。 2、晚年贫病交加的大文学家朱自清,一身铮铮铁骨,富有骨气,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3、南宋抗战将领文天祥,面对元朝的高官厚禄的诱惑,毫不屈服,宁死不屈,以身殉国
高考作文素材及范文推荐:关于成长的作文 成长的快乐作文 成长,每个人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快乐,每个人都感受过或正在感受着。成长的快乐,是最纯粹的一种快乐,有时侯甚至不需要什么理由。它是人的生命在不断完善时的一种欣喜,更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有人也许会问:成长难道就只有快乐没有烦恼吗?是的,成长中固然有烦恼,但“烦“只是和“乐“对比而言,并不是绝对的;有时候,烦恼可能也是一种
2017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孟尝君的用人之道 2017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孟尝君的用人之道 孟尝君胸襟宽广,有超人的气度,是他用人成功的原因之一。冯谖寄食于孟尝君,起初并无半点功劳可居,却接二连三地弹剑,歌“长铗归来乎“,嫌孟尝君对他的待遇不周,这是一般人所不能容忍的,无怪乎“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但孟尝君却对他有求必应,关怀备至,直到“冯谖不复歌“。冯谖第一次
2023-03-18 11:55:09
2023-03-09 20:00:03
2023-03-09 09:25:08
2023-03-08 19:40:03
2023-04-14 04:20:42
2023-04-12 0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