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4 09:10:07 | 瓜准网
[思路提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很多,应学会珍惜.珍惜你现在的拥有,别为失去的东西徒劳伤心.拥有时人们往往不知珍惜,失去后才觉得可贵.人类只拥有一个地球,让我们共同珍惜.
[名言警句]儿童对教师的信任,犹如玫瑰花上的一滴洁净的露珠.请不要把这一滴露珠抖落,要珍惜信任.这也就是说,要珍惜儿童对人不加防备的心.——[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让我们珍惜拥有的,用眼睛好好看世界,用生命努力创造这世界.——[美]马克吐温
青春岂不惜,行乐非所欲.——[宋]文天祥
珍惜一切时间,用于有益之事,不搞无谓之举.——[美]富兰克林
[经典素材]珍惜现在(时间流逝)是否留意一些新闻报道,生命是何其短暂而脆弱,没有人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所以,遇着一些喜欢的人,便让他们知道你的感情;遇着喜欢的事物,请用欣赏及感恩的心情对待;遇着不喜欢的人或事,别整天牢牢地放在心底;遇着令自己愤恨的人,给他们最大的惩罚就是宽恕(这一点相信较难做到).但请让自己乐观地看每一天的世界,哪管明天是一片昏暗,只要每一天能令生活带一点色彩,生活着每一天也觉无憾.记住,时间是不会等人的.昨天,已经是过去式;明天,是将来式;今天,是现在式.请珍惜你现在拥有的.生活中很多东西值得珍惜(生活感悟)人生在世,需要珍惜的东西很多,但人们往往在失去它之后,才想到珍惜二字,而这已经为时太晚了.
因而,学会珍惜,懂得珍惜,会使我们的生活多几分甜美,少一些遗憾,多几分幸福,少一些痛悔.珍惜幸福.幸福都是相对的,对于失去工作机会的人来说,工作就是幸福;对于重病缠身的人来说,身体健康就是幸福;对于颠沛流离的人来说,生活安定就是幸福.依此类推,家庭和睦,*恩爱,子女上进,二老健在,事业有成也都是幸福.当你在享用这些幸福的时候,千万别把它不当一回事,因为这些幸福并未注定要始终属于你,倘若不珍惜,掉以轻心,随时都有失去的可能.珍惜机遇.机遇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事业成功的人,往往就是善于抓住机遇,珍惜机遇者.机遇有大小:统帅三军,横扫敌顽是机遇;普通一兵,出公差勤务也是机遇.
黑土地上的参天巨木固然令人仰慕,泰山之巅石头缝里钻出的高不盈尺的小树更使人敬佩,因为上天给了它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机遇,它仍给你带来一个难以想象的奇迹.只要你抓住并珍惜生活赐予你的每机遇,那么,不论成就大小,你都应当无悔.珍惜,就是珍重,爱惜难得的东西.那么,除了珍惜时光,机遇等之外,我们还应珍惜友谊,珍惜爱情,珍惜信任,珍惜团结,珍惜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
细小的东西也值得珍惜(陶侃惜物):陶侃是东晋人,他从县吏一直做到荆,江二州刺史,成为当时最有实力的人物.但他戎马生涯四十余年,却始终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作风,还经常勉励部下珍惜一草一木,为国为民多做贡献.至今人们传诵最多的,是他珍惜竹头木屑,搬砖治懒的故事.陶侃少时家境贫寒,父亲病后,全家只靠母亲一人纺线织布维持生活.母亲的正直和勤俭影响了陶侃一生.从母亲终日劳作的表情上,陶侃懂得了一切来之不易的道理.有一年,在荆州刺史的任上,因战备需要造一批战船.他常去现场视察督导,发现大量的剩竹头和木屑扔得到处都是,觉得很可惜,就下令将所有的木屑和竹头都收起来,不准弃掉.没几天,木屑和竹头就堆成了小山,大家都很纳闷儿.到了春节前两天,突然天降大雪.第二天,雪化得衙门前到处是水,按照惯例,初一这天大家要集会,共贺新年,到时候人,车,马来来往往,必定会将门前弄得脏乱不堪.下属们正不知如何是好,陶侃却胸有成竹地说:“去把木屑拉来垫上不就成了?“大家对陶侃的细心非常佩服,新春盛会如期圆满地结束了.陶侃去世后,东晋大将桓温组织伐蜀,发现缺少许多装船用的竹钉,于是陶侃生前下令保存的竹头全派上了用场.
珍惜水资源
今年3月22日是第12个世界水日,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灾害“.水是生命之源.目前,世界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已非常严峻:12亿人用水短缺,30亿人缺乏用水卫生设施,每年有300万到400万人死于和水有关的疾病.预计到2025年,水危机将蔓延到48个国家,约35亿人将为水所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可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水资源却不断减少.与19世纪相比,20世纪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而人类用水却增加了5倍.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约50%的饮用水和60%的灌溉用水因使用不当而浪费;约90%的废水没有经过处理就被排放到河流,湖泊,造成环境污染.如果我们在使用水时还不珍惜,那最后一滴水恐怕就是我们的眼泪.
战士不是时时刻刻都在战斗的。现代战争越来越重视后勤工作,甚至有的军事专家认为,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对于一个思想战士来说,生活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战斗的情绪和战斗的结果。瓜准网
鲁迅是个非常有生活情调、生活智慧的人。
他的人生观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后来又解释道:“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
鲁迅很重视钱,绝不假装清高。有个书商骗了我和余杰、摩罗等人的钱,我们跟他交涉,他却对我们说:你们知识分子怎么这么庸俗、这么爱钱啊?你们是灵魂工作者啊!我不听他的欺哄,就学习鲁迅,一定要跟他算账。
鲁迅的日记里仔仔细细地记着他的几乎每一笔收入支出。他的收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薪水、讲课费、稿费。后两者是不定的,所以他很看重固定的薪水。他在教育部每月可以拿300大洋。那时北京市民的最低生活标准是两三块大洋。一块大洋购买基本生活品的购买力大约是今天一块人民币的七八十倍到一百倍。举个例子:根据老舍的回忆,当时老舍当个“劝学员“——教育分局局长,每月100元,小学校长40元,小学老师25元,学校的勤务员6元。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临时工性质的管理员8元,而馆长李大钊300元。老舍说当时1毛5就可以吃顿很好的饭:一份炒肉丝,三个火烧,一碗馄饨带两个鸡蛋,这些只要1毛二三,如果1毛5,就可以再来一壶老白干喝喝了。这一顿饭现在在北京,15元恐怕还未必能拿下吧!
在这样的情况下,鲁迅很看重他的300大洋。所以前边说的,他跟章士钊打官司,也有经济原因,一定要保住自己的铁饭碗——章士钊免了鲁迅的职,许多人等着谋他的缺呢。后来,他离开了官场,也离开了大学,由广东到上海。领导教育部的蔡元培先生每月给他干薪300大洋,他也接受了。有人不理解鲁迅的做法,说鲁迅为什么拿着国民党政府的钱,还要骂国民党。在鲁迅看来,钱是该拿的,但骂也是该骂的。跑到外国去,在帝国主义的大旗下面骂中国,那是没出息的表现。我就在国内以笔作枪,贬恶扬善,这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真正的勇士,真正的豪杰。
鲁迅有个学生叫李秉中,在军队当官,想辞职不干了,写信征求鲁迅意见。鲁迅反对,认为饭碗可以跟理想分开。鲁迅回信说:“人不能不吃饭,因此即不能不做事……我看中国谋生,将日难一日也。所以只得混混。“鲁迅居然说出“混混“这样的话,很不英雄吧?很不容易理解吧?其实重视饭碗,重视物质生活对于精神生活的决定作用,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态度。鲁迅不是从马克思主义那里得到的这个真理,而是从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得到的。
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里说:“钱这个字很难听,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们所非笑,但我总觉得人们的议论是不但昨天和今天,即使饭前和饭后,也往往有些差别。凡承认饭需钱买,而以说钱为卑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里面怕总还有鱼肉没有消化完,须得饿他一天之后,再来听他发议论。“所以,我也不避讳“钱“字。到饭店吃饭,我一般不说什么“买单“那种文理不通的话,我就直接说:算钱。而且还要检查一下账单——当然,如果跟女朋友吃饭,就算了。
可见,鲁迅的生活智慧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上的。生活搞不好,仍然追求理想,当然也值得尊敬,我们应该帮助这样的“有志“青年。但是不要把二者绝然分开,一味追求理想,不顾生活实际,那就可能成为“幼稚“青年了。
他在生活中的智慧,使他在思想上、在文章里都明察秋毫。
所以,他知道如何应付不同的场面。比如他说如何听高人讲话:“与名流学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做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小杂感》)
这是世故,但这世故背后是对虚伪的社会风气的冷嘲。他也有直率的时候,比如日本请他主持中日通航典礼,他拒绝逢场作戏。他说:“不能把太太小姐敲碎一个啤酒瓶子的事要我做。“记者纠缠说:“如果您不答应,我就非常为难了。“鲁迅答道:“如果我答应您,我就非常为难了。“智慧不一定都是圆融婉转的,有时候也表现为斩钉截铁的果断。
鲁迅在《世故三味》中写道: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世故“似乎也像“革命之不可不革,而亦不可太革“一样,不可不通,而亦不可太通的。
然而据我的经验,得到“深于世故“的恶谥者,却还是因为“不通世故“的缘故。
那么,鲁迅的世故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的世故呢?他的好友许寿棠说:“有人以为鲁迅长于世故,却又有人以为他不通世故,其实都不尽然,只是与时宜不合罢了。“
鲁迅的生活智慧_高考作文人物素材 战士不是时时刻刻都在战斗的。现代战争越来越重视后勤工作,甚至有的军事专家认为,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对于一个思想战士来说,生活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战斗的情绪和战斗的结果。 鲁迅是个非常有生活情调、生活智慧的人。 他的人生观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后来又解释道:“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
责任_高考作文素材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
高考作文素材:啃老族 有这样一些人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家居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这样的一群人叫“啃老族“,也叫“傍老族“,他们的年龄都在23-30岁之间。据调查,这一现象在中国已相当普遍。 据中国媒体调查,目前“啃老族“主要有以下六类人: 一是大学毕业生,因就业挑剔而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约占20﹪; 二是以工作太累太紧张、不
高考作文素材:生命的价值 不要让昨日的沮丧令明天的梦想黯然失色!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
高考作文素材:经典语段 1、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你只当它微风拂面;当暴雨在你眼前倾泻时,你只当它屋檐滴水;当闪电在你头顶肆虐时,你只当它萤火流逝。人,决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 2、我们的生命之所以贫瘠,原因往往不是放弃了工作,便是因工作放弃了沉思:要不断地工作,也要不断地沉思。生命原是一个不知来自何处去至何方的奇迹,存在也是一个时空的偶然,我们需要不停的奋斗,来印证我们生命
遥远的绝响_2018年高考作文素材 驴友的偶然发现却让自身又喜又忧,喜于繁华野草处仍残着清幽小村,忧于生怕被外人侵扰,变成一处被明码标价的“文化囚牢“。 江南水乡余韵悠长,丽江春色流连忘返。只生怕这静谧的古村成为了一种绝响;只生怕离我们如此相近的风景却成了一种时间上的遥远。 当余秋雨担心魏晋风流、士人精神已不复存在时,便将他们形容成一种在时空上离我们遥远的绝响。而我,在
高考作文素材:断箭的启示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用上等的孔雀羽
鲁迅的生活智慧_高考作文人物素材 战士不是时时刻刻都在战斗的。现代战争越来越重视后勤工作,甚至有的军事专家认为,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对于一个思想战士来说,生活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战斗的情绪和战斗的结果。 鲁迅是个非常有生活情调、生活智慧的人。 他的人生观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后来又解释道:“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
2023-03-18 11:55:09
2023-03-21 17:35:13
2023-03-09 09:20:20
2023-03-08 19:40:03
2023-04-12 04:05:08
2023-04-11 1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