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政策 > 正文

什么样的考生能报强基计划

2024-10-23 23:11:46 | 瓜准网

什么样的考生能报强基计划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什么样的考生能报强基计划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样的考生能报强基计划

什么样的考生能报强基计划

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强基计划主要选拔高考成绩优异,或者部分在某个基础领域具有突出才能的学生。符合上述要求的学生可以报考。

强基计划实际上也是一个双向选择,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特对人才进行选拔,考生也可以结合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综合考虑。虽然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报考条件出台,但是可以预见,95%以上的考生与强基计划无缘。

扩展资料:

报强基计划注意事项:

强基计划在制度设计上定位明确,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学生的评价模式,逐步形成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机制,重点破解基础学科领军人才短缺和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

依据试点高校发布的招生简章,各高校在今年强基计划中投入的招生专业均为历史积淀深厚、学科实力雄厚、国家人才紧缺的基础学科和关键领域专业。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强基计划

什么样的考生能报强基计划

什么是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是为了选拔出综合素质高或基础学科优秀、立志于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的学生的一项计划;强基计划取代了原来的高校自主招生方式,目前在部分高校开展试点。

强基计划主要涉及智能科技、新材料、高端芯片与软件、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换句话说,就是突出了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理化、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报考强基计划的条件:符合高考报名条件并参加高考强基计划主要针对的就是当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应届复读均可),而且高考成绩在强基计划中占据了85%的比重,比列可谓相当大。所以,要想报考计划,首先要参加当年的高考,高考成绩是强基计划的敲门砖。

考生当年的高考成绩必须超过一本线强基计划选拔的是综合素质优秀和基础学科成绩优秀的学生,对学生的成绩要求高,至少要在一本以上。

即便是在某一领域有突出成绩,获得过相关竞赛奖项的学生,也必须至少过一本线;而且高考成绩占据了总成绩的85%,因此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围,高考成绩是关键拥有在省级比赛或五大学科竞赛中的获奖记录来证明自己具有学科特长等; 瓜准网

强基计划是根据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需要,再结合高校自身招生需要,设立招生专业和人数的。由于这些人才往后都是从事于一些前端核心领域,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要求很高,因此考生需要是在某一领域拥有突出成绩和造诣的人才。

什么样的考生能报强基计划

申请强基计划的条件

瓜准网(https://www.guazhu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申请强基计划的条件的相关内容。

申请强基计划的条件如下:

必须是高三的考生。必须符合高考报名条件并参加高考考试。拥有在省级比赛或五大学科竞赛中的获奖记录来证明自己具有学科特长等。

强基计划简介: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印发,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2022年3月,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工作启动,增加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所高校开展强基计划试点。

目标定位: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

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生物学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招生办法:

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评价考生的招生模式。高校根据有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强基计划的招生和培养方案。符合高校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高考前申请参加强基计划招生。

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

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以上就是什么样的考生能报强基计划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瓜准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瓜准网:www.guazhun.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强基计划 考生
与“什么样的考生能报强基计划”相关推荐
什么样的考生才能报强基计划呢
什么样的考生才能报强基计划呢

什么样的考生才能报强基计划呢强基计划,旨在选拔并培养具有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高水平人才。对于有意参与的考生而言,需满足以下条件。首先,学历要求。报考者需持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具备专业学习与研究基础。其次,学术成果。考生需有在相关领域内的显著学术成果,如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或取得专利等。创新与实践能力是强基计划选拔的重要标准。考生需展现出较强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能够独立承担

2024-11-21 00:18:19
强基计划适合什么样的学生报考
强基计划适合什么样的学生报考

强基计划适合什么样的学生报考1、特别想从事基础学科科研的高考生。虽然2022年新增添了学科,航空航天类、飞行器动力工程、智能无人系统技术、自动化等交叉学科专业进入强基,但强基计划大部分还是招收基础学科人才。2、已经获得过学科竞赛省奖的竞赛党。对于理科类专业来说,在强基计划的报考政策中,学科竞赛银牌及以上选手是可以直接入围校测的。3、高考课内成绩优异的学生。强基计划现有的39所院

2024-11-09 01:10:31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报强基计划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报强基计划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报强基计划建议:理科550,文科580分都可以尝试报考。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

2024-11-24 06:43:28
强基计划报名条件什么是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报名条件什么是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报名条件什么是强基计划1、强基计划主要面向高二学生,要求考生具备高考报名资格,并参加了高考,无论是应届生还是复读生。2、考生需有省级比赛或五大学科竞赛的获奖经历,以证明其具有学科特长。3、参与强基计划的考生需要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组织的考核。高校将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综合考核结果以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因素,按比例合成综合成绩。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以此从高到低进行录取

2024-11-21 13:30:41
考生报考强基计划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考生报考强基计划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强基计划报名流程详解强基计划旨在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其报名流程涉及多个关键步骤。首先,学生需向所在学校教育部门或指定报名机构申请获取报名表格。填写个人信息时,要确保准确无误,包括姓名、学籍号、联系方式等。选择报名科目需慎重考虑,通常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准备好相关材料,如身份证复印件、成绩单、推荐信等。材料准备完毕后,将填写完整的报名表格及相关材料递交至指定机构或学校。提交材料后,耐

2024-11-29 19:18:25
啥是强基计划,怎样报考?(强基计划报名要求?)
啥是强基计划,怎样报考?(强基计划报名要求?)

啥是强基计划,怎样报考?强基计划是一种招生改革试点,旨在选拔并培养在综合素质上表现优秀或者在基础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的学生。该计划于2020年开始在部分高校实施,重点关注那些有志于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领域,包括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以及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同时也关注国家人才急需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参与的高校将根据自身特色确定招生专业,并强调基础学科在数学、物理、化学、生

2024-10-19 19:50:39
啥是强基计划,怎样报考? 强基计划报名要求?
啥是强基计划,怎样报考? 强基计划报名要求?

啥是强基计划,怎样报考?强基计划是一种招生改革试点,旨在选拔并培养在综合素质上表现优秀或者在基础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的学生。该计划于2020年开始在部分高校实施,重点关注那些有志于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领域,包括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以及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同时也关注国家人才急需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参与的高校将根据自身特色确定招生专业,并强调基础学科在数学、物理、化学、生

2024-11-26 15:52:07
强基计划适合什么样的学生
强基计划适合什么样的学生

强基计划适合什么样的学生强基计划旨在选拔并培养具有特定素质和潜力的学生,以满足国家对基础学科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以下是适合参加强基计划的学生类型:1.综合素质卓越或基础学科领域表现突出的学生:这类学生通常在道德品质、学业成绩、身体健康等多个方面表现出色,或者在某一基础学科领域展现出显著的才能和潜力。2.立志投身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生:强基计划主要面向那些有志于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2024-11-16 20:4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