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6 02:15:37 | 瓜准网
新高考3+1+2模式逐渐推广,考生在物理和历史之间反复纠结。新高考选历史有优势吗?女生高中应该选物理还是历史?这些问题成了家长和同学们最关心的事情。本期我将为大家详细讲解!
一、新高考选历史的优势
1、与物理相比,历史学科的学习难度要小一些,考生能有更多时间去学习其他两门科目。
2、物理学科难度大,有信心选这门科目的同学大多都是对自己有把握,实力较强的学霸。所以物理学科几乎是学神之间的厮杀,成绩不够优秀的同学去了很容易垫底,在新高考等级赋分制中,非常吃亏。
我认为,与其选择自己不擅长的科目然后稳定垫底,倒不如选一门自己有把握、好竞争的科目。
二、新高考女生应该选历史还是物理
1、适合历史的女生
1)擅长背诵和记忆,不擅长推理计算、不喜欢物理的女生适合历史学科。
2)想要报考文科类专业的同学。
虽然历史科目专业限制较大,但据我了解,如师范类、语言类、财经类、管理类等专业几乎都不限选考要求,想要报考这些专业的考生可以放心大胆的选择历史科目。
没有确定自己将来想要读什么专业的同学,则可以选择一门到两门其他理科科目,扩大自己所选学科组合的专业覆盖率。下面我将为大家推荐两种学科组合。
推荐学科组合1:历史+化学+生物
相对物理来说,化学和生物的难度要弱一些,选择这两门科目还可以提高专业覆盖率。
推 荐学科组合2:历史+地理+生物
地理、生物都属于相对简单的学科,如果有同学确定自己将来要报考文科类专业,那你还用担心专业限制的问题吗?当然是想选什么学科就选什么学科了!
2、适合物理的女生
喜欢理工科专业、反应灵敏思维活跃的女生适合选物理科目。
现在众多高校专业对物理学科都有选考要求。如果你没有确定自己将来想要报考的专业,而且你也擅长理工科,那你完全可以选择物理!
推荐学科组合1:物理+化学+地理
物理与化学的组合符合大多数专业的选考要求,最后一门科目则可以选择难度较小的地理,这样学习起来也轻松很多。
推荐学科组合2:物理+化学+生物
如果你将来想要从事医学行业,化学与生物的选科组合则必不可少。
看完以上文章,各位同学知道自己该如何选科了吧?其实选科无非就是两点,一个兴趣擅长、一个专业方面。
我在此教大家一个独门秘诀!
你可以在纸上画一个平面坐标系,从左往右按照自己擅长程度,依次在横坐标轴上列出生物、政治、地理、化学这四门科目。
然后在纵坐标轴上,从下往上按照自己擅长程度,依次列出历史、物理这两门科目。
第三步,你将自己未来最想要报考的几种专业,按照它们的选考要求填入对应象限,选择第一象限的学科组合。
这样你就十分清楚自己应当选择的学科组合以及将来能够报考的专业了。
本期关于新高考选历史的优势的科普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2024是新高考;2024实行新高考的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 瓜准网
2024实行新高考的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关于2024新高考
1、2024实行新高考的省份: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2021年启动,2024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2、考生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其中,3门统一高考科目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选择性考试中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再选料目按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3、在招生录取方面,普通高校考试招生采取“两依据、一参考”模式,即依据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3门选考科目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2024高考政史地可选专业有师范类、建筑学、风景园林、城乡规划、法学、汉语言文学、新闻学专业、哲学类、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电子商务、金融学、经济类、贸易类、艺术类等。
1.文科专业
历史:考古学、中国共产党史、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学、民族学、地理学、历史学、世界史、中国语言文学、文物保护技术、语言(英语、法语、日语、俄语、对外汉语等)。
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逻辑、宗教、伦理学等)、法律(法律、知识产权、监狱等)、政治学、历史学、教育学、社会学(社会工作、家政学等)。
地理:旅游和地理教育。
2.文理
经济学(经济、金融、税务等)、酒店管理、资源管理、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工商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国际商务等)
如果你的选科组合为政治+历史+地理,那么可以报考的情况包括:不限科目要求、政治、历史、地理、政治+历史这5种组合。
高中选择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基本上文科专业都能报考,但是在高考改革以后,大学专业是有要求的,有的要求必选某科,有的要求两科都要选,有的要求在三科当中任选一科即可,所以只要符合大学专业要求就能报,可选择的专业还是比较多的。
1.政史地可选汉语言文学专业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培养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2.政史地可选教育学专业
这个专业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交叉专业,如青海民族学院的民族传统教育;四川农业大学的旅游管理教育和林学教育;杭州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学院、安庆师范学院等的人文教育;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的烹饪和营养教育;山西农业大学的农艺教育等。
3.政史地可选英语专业
不少高校开设了一些复合专业,如对外经贸大学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中国传媒大学在英语专业中开设了节目主持方向;2009年上海财经大学新设了财经英语专业。
以上,就是瓜准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新高考选历史有优势吗?女生高中选物理还是历史?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选史地生好吗?选史地生好还是政史地好?高考选科是高考改革后的一项重大措施,学生可根据个人喜好、专长自由选科,但实际操作时却需要考虑到多方因素,如对应专业、赋分等等。本期,我将为大家带来“历史+生物+地理”的选考建议,供大家参考。一、选史地生好吗?具体情况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学科学习“历史”、“政治”、“生物”都属于较为简单的科目,学习注重背诵记忆,相比
高中选物理化学历史以后大学可以选什么专业?高中选物理,化学,历史,到了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大概率是选择理工科专业。一般来讲,从各院校公布的高考选科要求来看,理工科专业都是要求选择物理或者化学科目的,尤其是物理科目,绝大部分的理工科专业都要求选择。各院校的选科要求都是不一样的,但基本上差异较小,可以查询一下今年高考各院校的选科要求参考一下。2022浙江选考物理的考生有多少
安徽省2024年高考文理科人数安徽省2024年高考文理科人数介绍如下:2024年,预计安徽省的高考报名人数将达到67万人,除去中职生19万人之外,实际的高中高考生约为48万人。其中,大约36万考生选择了物理方向,而选择历史方向的考生约为12万人。相比过去,理科考生的数量明显超过了文科考生。例如,2023年的高考中,理科考生有32万,而文科考生仅有18万,理科约是文科的1.8
真心谁能帮我一下,特别急,想要乐学2024高考历史段北辰第一阶段百度网盘资源高中历史合集百度网盘下载链接:?pwd=1234提取码:1234简介:高中历史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高考历史题法国《人权宣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一)背景:1、理论来源:法国的启蒙思想;2、现实依据:美国1787年宪法
一道高三历史选择题。跪求!答案是A地方吏政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汉宣帝曾生长于民间,为平民时喜欢游侠,足迹遍于三畏,因此深知吏治的重要性。他五日一听事,对官吏观其言,察其行,考试功能。他要求官吏尽职,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下诏说:“二千石严教吏谨视遇,毋令失职。”要求郡国长官管教和督促地方官吏,不能让他们失职。他强调决狱宜平,特设廷平官。曾下诏说:“间者吏用法,巧文寖深,是朕之不德
2022年辽宁高考历史答案解析及试卷汇总2022年全国高考将在6月7日开考,相信大家都非常想要知道辽宁高考历史科目的答案及解析,我就为大家带来2022年辽宁高考历史答案解析及试卷汇总。2022年辽宁高考答案及试卷汇总点击即可查看大家可以在本文前后输入高考分数查看能上的大学,了解更多院校详细信息。一、辽宁高考历史真题试卷(考后更新)目前试卷暂
我女儿高一面临选课,历史+地理+政治组合可行吗?好就业吗?高一选科,政治,历史,地理,这是标准的传统文科组合,这种组合适合于成绩普遍比较一般的同学。这个组合到底怎么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这个组合的报考人数1、初次实行新课改的地区,在最初的时候都倾向于选择传统的文理科组合。也就是说理化生和政史地组合会选的比较多。为什么放开大家的选课自由权,同学们
高考历史最佳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I.英国首先开始工业革命的基础是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海外市场的扩大C.科技知识的积累D.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2.法国工业革命中最主要的阻碍因素是A.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社会动荡B.中小企业和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C.高利贷资本的发达D.国内市场的不景气3.德国、意大利工业革命进程中相似的阻碍因素主要是A.封建残余和
2023-11-13 19:49:23
2023-11-13 17:29:25
2023-12-26 22:29:09
2024-01-06 12:02:55
2024-02-11 11:01:55
2023-12-31 00: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