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4 17:50:38 | 瓜准网
每年高考,所选择的专业就业前景也成了考生和家长们非常关注的热点。目前国内各高校各类专业名目繁多,想要报考哪个专业,确实是需要斟酌的,热门专业即时市场需求大、回报率高。那么2021年文科生最吃香的专业有哪些呢?为此我为大家整理了2021年大学文科类十大热门专业,供同学们参考。
2021年大学文科类十大热门专业
注:文中各类专业均不分先后顺序。
1、英语专业
全国开设英语专业的本科和专科院校数量相当多,可以说国内开设院校最多的专业就是英语专业了,不管是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医学类还是农林类等大学,基本上各类型的大学都有这个专业,所以就导致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数量比较泛滥,非211大学的毕业生如果自身专业能力不够出众的话,就业竞争压力是很大的。所以学语言专业的话,英语专业报考还是要慎重。
2、新闻学专业
新闻学专业的出路其实还是挺多的,但这类专业的专业性很强,看似就业面很广,竞争也是很激烈的。而且新闻学目前分得很细,不同类型院校开设的新闻学类专业侧重也不同,比如语言类院校会开设国际新闻、财经院校的财经新闻等,想要学新闻学专业最好是根据自身的兴趣去报考。
3、汉语言文学专业
作为一个纯粹的文科专业,汉语言文学报考人数是真不少。其实这个专业学好了出路很多,被称为文科中的“万金油”专业,但实际上这个专业的就业满意度并不算特别高,因为发展方向最好的教师和公务员的竞争都很激烈,当然这个专业也不是不值得报考,但更适合感兴趣的学生报考。
4、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贸专业对英语的要求很高,而且各地区大学的侧重也不一样,沿海城市的大学开设的国贸专业时间性更强,就业优势也更大。内地学校的国贸专业更偏重理论,所以对国贸感兴趣的话,最好是报考学科实力较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
5、法学专业
法学专业的难度比较大,主要是因为所学的内容很多,切断八分都是需要背下来的。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也很多,考公务员的不少。不过基本上都是需要过司法考试的,而司法考试也是国内含金量比较高难度也很大的一场考试。法学专业的学习压力很大, 成材率低,所以虽然在文科专业中很热门,近些年的就业率也不算高。
6、工商管理专业
作为一个很有深度的学科,其实真的感兴趣,好好学就业还是没问题。但问题是工商管理专业的知识面太广,普通院校的专业实力比较一般,想要学好也不容易。所以最好是报考这个专业实力较强,比较有特色的大学,这些大学在业内的影响力比较深,报考就业优势也会更大。
7、会计学专业
会计学开设院校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招生规模很大,所以毕业生数量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毕业生的就业机会虽然多,但就业竞争也更为激烈,正因为如此,会计学的就业率虽然也不算低,但失业量也比较大。建议感兴趣的学生报考,不知道报考什么专业也不要跟风报考会计学了。
8、教育学专业
教育学专业的就业面其实很广,并不仅仅局限于在学校工作,其实很多社区服务、文化组织以及委员会之类的地方也会招教育学毕业生。同时在很多领域的发展也比较不错,比如图书馆、社会工作等。当然教育类专业普遍更适合报考专业实力较强的师范院校或师范学院比较好。
9、小语种
全国就业市场对精通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开始成倍增长,已经出现过十几个单位争抢一个毕业生的局面。北京外国语大学、高校教师、外企和中外合资企业、外贸公司、新闻传媒机构、旅游公司、留学培训机构、文化传播公司等。一般来说,小语种就业形式的差异,主要受三个方面的影响:1.学习某种语言的人数;2.讲某种语言的国家数量及经济情况;3.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包括地缘上的和政治经济方面的。
10、新媒体专业
据权威部门数据显示,新媒体行业的相关专业就业率达98%以上。目前,影视后期制作行业人才缺口达到20万左右,这其中播音主持、新闻采编最为缺乏,并且薪资较传统行业高出很多,60%的毕业生入行即可拿到7000以上的薪资待遇。并且大部分影视公司拥有完善的福利体系与奖励机制,因此,近几年新媒体专业广泛受到学生和家长的热捧。
以上热门专业中,不乏有一些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但是这些专业并不代表就适合每一个人,所以请大家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还是需要根据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未来发展来进行选择。 瓜准网
如今高考过后,专业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决策,那么,哪些专业是“吃青春饭”的呢,我来给大家汇总一下。
1、
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很快,淘汰也会很快。目前,大部分IT事业的从业者黄金年龄是二十六岁左右,三十岁以前,国内软件开发者年龄普遍在毕业生到三十岁。如果过了三十五岁没进入管理层,就只能选择换岗位。这个行业和医生一样,活到老,学到老,一旦到达年龄而跟不上学习的节奏,很容易被超越,而且在思维上也是不能跟年轻人相提并论。
2、
空乘专业:空乘专业算是高收入的专业了,一般专科生多一些,本科会在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招聘。空姐和空少很少有年龄很大的人当,是吃青春饭的职业。年纪大了一般都要退下来,做后勤或转行。
大学文科有以下专业
1哲学类:包括哲学、逻辑学、宗教学、伦理学等4个专业。2经济学:数学强可以考虑财经方向,包括经济学类、财政学类、经济与贸易类四大类,17种专业。经济类专业是文理兼收的学科,像目前火热的金融学、财政学、经济学都不错。3法学类:包括法学类、政治学类、社会学类、民族学等六大类,共32个专业。个人比较推荐报考法学类,未来就业会容易一些。4教育学包括教育类、体育两大类共16种专业。目前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领域的投入,教师的收入未来不低于公务员的收入水平,个人认为报考教育学对于很多希望安稳生活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一是就业相对容易且稳定,二是收入水平还可以,生活还是过得去的。5文学文学是文科生招生的大户,包括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类三大类,共76种专业。比较热门的有汉语言文学、小语种、新闻、广播电视、广告、传播学等。
6历史学历史学包括一个大类,历史、考古学、文物保护技术等6个专业7管理学管理学下面设有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旅游管理类等9个大类,46种专业。热门专业有会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等。
8艺术学艺术学门类包括美术学、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类等5大类,共33个专业。热门的专业有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动画等。
以上就是瓜准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瓜准网。青岛大学春考专业有哪些青岛大学春考专业如下:青岛大学春季高考的专业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媒体技术、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朝鲜语、英语、日语、汉语言文学、广告学、西班牙语、德语、经济学类、财政学、金融学类、国际经济与贸易等。春考艺术设计有什么大学春考艺术设计有 1、清华大学2、东南大学3、
高考最吃香的专业有哪些?对于大一新生而言,好专业是成功的一半。上大学选了一个好专业,基本上就拿到了就业的“入场券”。相反,如果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没有选对专业,仅仅选择了冷门专业,将来毕业后走向职场的时候,压力就会非常大。因此,选对的专业,比好好读大学更重要。以下四个专业,可以说是“香饽饽”,考上就是赚了。通信工程通信工程这个专业,专业难度上如雷贯耳,这个专业即便是很多高材生也
山东青岛农业大学的春季高考专业有哪些青岛农业大学春季高考招生代码:A435招生320人开设专业级类目:物理管理电子商务40人会计学会计电算化40人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电算化40人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40人电气工程自动化机电技术40人计算机技术网站建设40人工程管理工程测量40人植物保护农作物生产25人林果蔬菜生产15人没有学前教育专业,想考学前教育的学
广东省本科大学排名1、中山大学2、华南理工大学3、暨南大学4、华南农业大学5、华南师范大学6、广东工业大学7、深圳大学8、南方科技大学9、广州大学10、汕头大学11、东莞理工学院12、广东财经大学13、广东海洋大学14、五邑大学15、广东金融学院16、佛山科学技术学院17、广东
2023春招有什么好的学校和专业哪种专业吃香2023春招好学校有:上海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学校。其中在春招的专业中医学类专业、机械类专业比较吃香。2023春招好学校有哪些1、上海大学上海大学作为春考招生高校当中的唯一一所211,每年都备受考生关注。上大在春考投放的专业主要有两个: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工商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专
文科体育生比较好的专业有哪些哪些专业最吃香2023体育生最吃香的专业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社会体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运动康复专业等。本文我整理了体育生最吃香的专业及毕业后可以干什么,想要报考体育专业的同学快来看看吧!一、2023体育生学哪些专业最吃香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主要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宽厚
上海外国语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1、上海外国语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上海外国语大学是一本大学,该校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2、上海外国语大学简介上外秉承“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精神和“诠释世界、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以“服务国家发展、服务人的全面成长、服务社会进步、服务中外人文交流”为办学使命,致力于建成国别区域全
青海大学有哪些专业?青海大学有专业如下:青海大学本科专业67个,其中工学专业30个、农学专业9个、医学专业8个、经济学专业3个、管理学专业9个、理学专业8个。青海大学开设专业有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地方病防治方向)、护理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中医学、口腔医学、中药学等。学校现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2个、省内一流建设学科1个;
2024-02-25 04:17:25
2024-01-30 07:47:37
2024-01-29 22:22:15
2024-02-16 08:16:41
2024-02-25 17:51:02
2024-02-21 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