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政策 > 正文

黄埔军校一共有多少期学生?

2024-06-22 12:23:13 | 瓜准网

今天瓜准网小编整理了黄埔军校一共有多少期学生?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黄埔军校一共有多少期学生?

黄埔军校一共有多少期学生?

第十七期学生分3个总队。第一总队于1940年4月15日开学。1942年4月毕业于成都北校场,计1527人。第二总队于1940年5月6日开学。1941年11月20日毕业于 铜梁 ,计1374人。第三总队于1940年7月13日开学,1942年2月15日毕业于成都北校场,计1030人。

1、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第十七期第一总队(1940年4月15日至1942年4月12日)

黄埔军校第十七期同学录(1)

2、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七期第二总队(1940年5月6日至1942年11月2日)

黄埔军校第十七期同学录(2)

3、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七期第三总队(1940年6月12日至1942年2月15日)

暂未查询到学员名单

扩展资料:

黄埔军校建于1924年,建校时的正式名称为“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史称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自1924年6月在广州创办到1949年底迁往台湾,在大陆共办了二十三期,其毕业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计有二十三万余人。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在 中国现代史 上占有显赫地位。

1924年3月27日军校举行第一期新生入学考试,4月28日放榜,录取学生编成4个队。11月30日第一期学生考试完毕。1925年6月25日补行毕业典礼,共645人毕业。

1924年8月14日军校举行第二期新生入学考试。11月19日,湘军讲武堂学生158人并入该校,编为第六队。1925年9月6日毕业,计449人。

1925年7月1日第三期开学,共分9个队与1个骑兵队,不分科目。1926年1月17日毕业,计1233人。

1926年3月8日第四期开学,分步兵科、炮兵科、工兵科、经理科、政治科,共5个科。10月4日毕业,计2645人。

1926年4月第五期开学,所分科目同第四期。1927年7月20日转至南京学习,8月15日毕业,计1480人。

第六期分为广州黄埔和南京两地学习:

1926年8月黄埔地区开学, 蒋介石 叛变革命后原4400人只留800余人。1929年2月24日毕业者为718人。南京地区开学后收纳武汉分校、长沙分校、福建陆军干部学校学生共同学习。1929年5月15日毕业,计3634人。

第七期也分为广州黄埔和南京两地学习:

第七期黄埔部分因蒋介石下野曾一度中断学习。1928年5月复课。1930年9月26日毕业,计666人。南京部分于1929年3月16日开学,分步兵、骑兵、炮兵、工兵4科。1929年12月28日毕业,计852人。

1930年5月第八期招生,1931年采用德式教育。1932年3月武汉分校第八期学生并入后分两个总队(武汉分校学生为第二总队)。1933年5月20日第一总队学生毕业,计305人。11月25日第二总队学生毕业,计1240人。

1931年3月6日第九期学生入学(自该期起开始向黄河南北、边疆等地招生)。1934年5月毕业,计654人。

第十期学生分为两批,设步兵、骑兵、炮兵、工兵、交通5个科。第一批于1936年6月16日毕业,共计940人。第二批于1937年1月毕业,计621人。

第十一期于1934年9月开学,编为两个入伍生团。分步兵、骑兵、炮兵、工兵、交通5个科。1937年8月28日第一团学生毕业,计605人。10月25日,第二团毕业,计664人。

1935年9月28日第十二期学生入校。11月11日并入要塞炮校学生。分步兵、炮兵、工兵、 通信兵 4个科。因抗战需要,该期学生提前于1938年1月20日毕业,计740人。

1936年8月在南京招收第十三期学生。1938年9月16日于四川铜梁毕业,计1412人。

第十四期学生于1937年秋、冬分别入校,分3个总队。第一总队于1938年11月毕业于四川铜梁,计669人。第二总队于1939年9月毕业于四川铜梁,计1510。第六总队于1939年1月毕业成都,计1520人。

1938年1月第十五期学生入校。1940年7月21日于成都毕业,计1559人。另外代训空军学生272人。

第十六期学生分3个总队。第一总队于1938年10月入校,1940年12月毕业,计1597人,代训空军学生97人。第二总队于1939年1月入校,受训铜梁,1939年10月于铜梁毕业,计1629人。第三总队于1939年春入校。1940年4月毕业于成都北校场,计1165人。

第十七期学生分3个总队。第一总队于1940年4月15日开学。1942年4月毕业于成都北校场,计1527人。第二总队于1940年5月6日开学。1941年11月20日毕业于铜梁,计1374人。第三总队于1940年7月13日开学,1942年2月15日毕业于成都北校场,计1030人。

第十八期学生分2个总队。第一总队于1941年4月1日入伍。1943年2月毕业于成都北校场,计1600人。第二总队于1941年11月25日入伍。1943年10月8日毕业于成都南校场,计1237人。 瓜准网

第十九期学生于1942年5月入伍,分为步兵、骑兵、炮兵、工兵、特别班、辎重兵、通信兵7个科。1945年4月14日毕业于成都西校场,计902人。

第二十期学生于1944年3月20日入伍,分步兵、骑兵、炮兵、通信兵、辎重兵、工兵6个科。1946年春并广西6分校学生入校。1946年12月25日毕业于成都北校场,计1116人。

第二十一期学生于1945年1月3日在成都入伍,分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通信兵、战车兵7个科。其中战车兵科于成立较晚,延长1学期毕业。1947年12月25日毕业,计2219人。

第二十二期学生于1948年7月7日在 双流 入伍,分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通信兵6个科。1949年2月12日毕业,计1538人。

第二十三期学生于1949年初入学,年底解放军兵临成都,该期学生提前于12月4日毕业。除少数师生空运台湾,其余被歼。

总计:41386人,抗战阵亡2万余人。

参考资料: 黄埔军校同学会-黄埔军校简介 、 黄埔军校同学会-黄埔军校各期毕业生简介

黄埔军校一共有多少期学生?

为什么黄埔军校旧址还有部队训练?他们是军人还是纪念馆人员摆设给游客看的?感觉他们不像军人大块肌肉样

发现城市和乡村的美景,分享文旅生活。

黄埔军校的名气很大, 但是到了广州,很多人又会忽视黄埔军校旧址这个景点。我两次去广州,两次到长洲岛上去看黄埔军校旧址。不过这次去广州,赶巧碰上了广州一年中最炎热的几天(7月底),骑着单车到长洲岛上去看黄埔军校旧址,那种感觉还是让我记忆犹新。不过我觉得值得的,因为在我眼中,这样的一个景点,游览的时候能够学到真东西,看到真正的文化和历史。

现在黄埔军校旧址所在地,基本上就是当年黄埔军校的所在地,这里要首先说下为什么当年孙中山先生选择在这里开办军校。在黄埔长洲岛上,清朝的时候就在这个地方设置的有陆军小学堂,这里的校舍都还存在。并且这个岛内四面环水,不仅环境优美,而且岛内还保留了清朝死后建设的多个炮台,让整个小岛成为了一个易守难攻的天堑,十分适合在这里练兵习武。这样的环境在当时情况下,既能节省资金,又能保证安全,于是这里就成为了黄埔军校的最佳选址地。现在长洲岛上,还有海军在这里,参观黄埔军校要从部队的营区里穿过,是为数不多的建造在部队营区附近的景区。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是黄埔军校旧址门口的一句话,这两句话是1923年孙中山先生发出的号召,也成为了当时勉励黄埔军校学员为了革命而奋勇向前的一种动力。时至今日,很多游客到了黄埔军校旧址看到这句话,不由自主地就会进入情境之中。

在大门两侧,各是两个卫兵室,里面还原了当时军校卫兵在这里生活时候的室内摆设,不过这些摆设应该都是真正的遗留下来的,无论是毛巾还是军装或者是盆子,都能看出是现在的物件,这都是一个象征,代表了当时卫兵在这里的生活。

走进去挂着陆军军官学校的大门,进入到校本部的走马楼,这个楼原来是一座祠堂,是一座四合院,总共有两层,当时黄埔军校的师生就是在这个地方上课学习的,也正是这个院子里,走出了很多英雄人物。现在我们看到的建筑,是一些人捐款修缮的,所以其实一些东西都是还原的,并没有真正的遗迹存在,所以在门口的卫兵室内,那些东西才会让人觉得“很假”。

走进院子,会发现其实整个院子的面积不大,楼也并不是很高,通往楼上的阶梯是那种木头做的,走上去咯吱咯吱响,也算是有特色。一层没有多少看点,主要的一些看点都是在二楼,展现的都是的当时黄埔军校的学员和老师生活学习的一些原貌。

不过在去二楼之前,这次去在一楼又发现了一块很有价值的景观,在一楼的长廊里,我去的时候刚好在举办一个“历史的丰碑——黄埔军校校史展”的一个主题展,主要是利用图文的形式,展现了黄埔军校的历史。如果想要深入了解的黄埔军校,先看完这个图文展览,再去看二楼的一些陈设,我觉得会更好。

二楼的房间很多,这里我来做一个分类,主要方便来陈述,可以说黄埔军校的校舍的设置是很合理的,生活区、学习区、办公区和休闲区都是分开的,可以感受到当时条件的窘迫,但是在窘迫之下,这些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也绝对算是一流的。

先来说自习室和教室,这算是学生学习区域的核心。自习室内的自习读书用的桌子和我们现在用的其实差别不大,其实最吸引人的还是桌面上放的书籍,但是这些自习室无法进入,这些书籍就对于游客始终充满了神秘,在自习室的一个角落,还有一个存书的书架,上面也放满了书籍,从这可以看得出,当时的黄埔军校对于文化课的重视程度。

生活区域主要是学员的宿舍和餐厅,这些房间体现的是生活中的日常,整齐划一的部队作风在生活区表现最突出,无论是宿舍的床铺还是餐厅的桌椅,都能透过现在的场景,让我们有课回想那个年代,一群胸怀报国理想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努力奋斗的样子!

办公区域还原的是当时先生们在这里备课讨论的场景,这些办公场景都很朴素,值得注意的就是在办公区域墙上悬挂的伟人的照片,我跟着蹭了别人请的讲解,其实平淡无奇的办公场景背后,在诉说的是当时那些老师的坚定的信念。

黄埔军校旧址的面积不大,并且参观的东西如果不知道背后的故事的话,也会让人觉得索然无味。但是这个地方值得来的原因,本来也就不是多么美丽的景色,是感受一种信念。如果到了广州,没有来看下这个地方的话,我觉得会丢失广州这个城市魂。

旅游小贴士:以上我所分享的是广州黄埔军校旧址的主体景点,这个景点还包括孙总理纪念碑和孙中山故居以及北伐纪念碑景点,这些景点都通用一张门票,看过这个旧址本部之后,一定还要去看其它的。

孙中山纪念碑和孙中山故居距离军校本部旧址不远,直接出门之后就可以凭票参观,这两个景点比较简单,参观时间可以相对短一些。

1、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2、门票信息:凭身份证预约领取门票,不需要费用

3、游玩时间:建议2到3个小时

4、特别提醒:景区位于部队营区周边,景区内严禁对军事设备拍照

交通:乘坐地铁4号线到大学城北站下,走B出口到公交站,乘坐383路可以直达;也可以乘坐轮渡到长洲岛。

黄埔军校旧址距离市区相对较远,但是长洲岛上的风光和黄埔军校的历史还是很还值得去了解的,如果到了广州,错过会可惜。欢迎关注过府冲州,一起感受文旅生活

黄埔军校一共有多少期学生?

民国赫赫有名的黄埔军校,哪一期学生最厉害呢?

毫无疑问,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以来最具传奇和知名度的一所军校了。尤其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到第六期,风云际会,诞生了无数影响中国历史的风云人物。我们通常理解的黄埔军校,指的是狭义的黄埔军校,也就是第一期到第六期。

黄埔军校

那么,诞生了无数名将的黄埔前六期中,有哪一期学生最厉害呢?

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军队中,有相当一部分高级将领都出身黄埔军校。甚至有人将国共内战比作黄埔军校内战,其中也可见黄埔军校对于国共双方巨大的影响力。

而且,尤其在国民党军队方面,黄埔军校的师生更是构成蒋介石中央军的绝对骨干。正是依靠着黄埔学生,“校长”蒋介石才能在众多资历深厚的国民党大佬和实力派中脱颖而出、后来居上,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成为国民政府的最高领袖。

黄埔军校

我们先看看,蒋委员长仗之叱咤风云的中央军中,有多少黄埔学生出身的名将。

1935年4月,国民党开始对军队中的军衔进行重新梳理整顿,在第一批被授予中将军衔的86名将军之中,黄埔学生出身的有4人,分别为:胡宗南、李延年、李默庵、俞济时(补叙),而少将数量更多,如桂永清、李玉堂、黄杰、黄维、关麟征、宋希濂、刘戡、王敬久、陈琪、孙元良等等,而这些人,、全部都是黄埔一期出身。

黄埔军校毕业证

一步快、步步快,虽然黄埔一期生仅仅比二期早了一年,但是,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正值用人之际,黄埔一期生也得到了后期的同学们无法想象的机会。

而显然,经过多轮甄别,来自五湖四海优秀青年的第一期生,也没有辜负信任,黄埔一期生迅速崛起成为各支军队的骨干。出1935年授衔的第一批将军外,如杜聿明、郑洞国、李仙洲、余程万等等,皆是蒋介石最为倚仗的将领。

黄埔一期合影

而共产党军队中,出身黄埔军校的名将也丝毫不少,且质量更高。仅黄埔学生出身的元帅就有两人,分别为林彪和徐向前,大将有三人,分别为陈赓、罗瑞卿、许光达,上将高达八人,分别为张宗逊、周士第、陈明仁、陈奇涵、杨至成、宋时轮、郭天民、陈伯钧。

1955年授衔

在这些开国将帅中,黄埔一期生依然占具巨大优势,徐向前元帅、陈赓大将、陈明仁、周士第上将,都是黄埔一期出身。而且,如王尔琢、宣侠父、许继慎、蒋先云、左权等黄埔一期出身的共产党员,虽然他们牺牲在建国之前,但这也丝毫不影响他们的赫赫功绩。

徐向前元帅

很显然,无论在国民党内还是共产党内,黄埔一期生走出的名将,都是最多的,质量比之其他期学弟也丝毫不逊色。自然,黄埔一期也可被称为黄埔学生中最厉害的一期。

当然,虽然黄埔一期生相对厉害,但绝不意味着其他几期不行。其他几期走出的名将也极为耀眼,如第二期的郑介民、邱清泉;第三期的王耀武、戴安澜、方先觉、黄公略;第四期的林彪、张灵甫、李弥、胡琏、刘志丹;第五期的许光达、赵尚志;第六期的罗瑞卿、戴笠、张宗逊、廖耀湘等等。都是战功赫赫的抗日英雄。

以上就是瓜准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黄埔军校一共有多少期学生?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黄埔军校一共有多少期学生?”相关推荐
黄埔军校共多少期学生
黄埔军校共多少期学生

黄埔军校一共办了几期黄埔军校在大陆一共举办了23期。黄埔军校在大陆共办23期。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有着刻画很深的发展轨迹,经历了各个特殊的历史阶段。黄埔军校在大陆共办23期,本校(总校)毕业学生计有52438人。由于这一期间处在特殊的战争环境,前线急需基层指挥员,黄埔军校在各地还开办了多所分校,学员、学生受训时间普遍较短,学期比较灵活,有的甚至仅有两三个月,在学会某一项兵科技术

2024-05-22 23:16:59
黄埔军校一共有多少期有多少毕业生?
黄埔军校一共有多少期有多少毕业生?

黄埔军校一共有多少期有多少毕业生?黄埔军校在大陆共办23期,本校(总校)和各地分校毕业学员、学生共计约18万人。黄埔军校在各地开办了多所分校,从分校毕业的各种学员、学生、军官超过了总校毕业生的数量,计有125500余人,本校(总校)毕业学生计有52438人。扩展资料:黄埔军校狭义上讲,应是1924年~1930年国民党在广东广州黄埔区长洲岛兴办的一所军校,校址原为清朝陆

2024-06-02 01:01:34
黄埔军校一共办了多少期?
黄埔军校一共办了多少期?

黄埔军校一共办了几期黄埔军校在清搏大陆一共举办了23期。黄埔军校在大陆共办23期。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有着刻画很深的发展轨迹,经历了各个特殊的历史阶段。黄埔军校在大陆共办森仔23期,本校(总校)毕业学生计有此正汪52438人。由于这一期间处在特殊的战争环境,前线急需基层指挥员,黄埔军校在各地还开办了多所分校,学员、学生受训时间普遍较短,学期比较灵活,有的甚至仅有两三个月,在学会

2024-06-11 03:43:08
黄埔军校共有几期,有多少人毕业?
黄埔军校共有几期,有多少人毕业?

黄埔军校共有几期,有多少人毕业?1926~1949年共办了二十三期,军校共培养32万各级军官,其中1924年到1929年共培养了七期13000余人,这些人中的多数形成了国民党中央军的骨干。一、入学批次1924年3月27日军校举行第一期新生入学考试,4月28日放榜,录取学生编成4个队。11月30日第一期学生考试完毕。1925年6月25日补行毕业典礼,共645

2024-05-28 00:00:27
黄埔军校共培育了多少期军官?
黄埔军校共培育了多少期军官?

黄埔军校共培育了多少期军官?黄埔军校即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现任校长为陈良沛将军。自建立以来,已经办至第73期。在各期黄埔生中,最为著名的有:1、黄埔一期:陈赓(共)、蒋先云(共)、贺衷寒(国)(此三人号称“黄埔三杰”)、陈明仁、杜聿明(国)、范汉杰(国)、桂永清(国)、关麟征(国)、胡宗南(国)、徐向前(共)、黄维(国)、许继慎(共)、左权(共)、宣侠父、周士第(共)2、黄埔二期:邱清泉(国)

2024-05-24 01:55:48
请问黄埔军校一期有多少人?
请问黄埔军校一期有多少人?

请问黄埔军校一期有多少人?黄埔军校所有学员名单如下:一期:吕梦熊(学员1队队长)、李伟章(学员4队队长)、陈复(国民party黄埔军校特别支部第一届执行委员)、冷欣(孙文主义学会骨干)、曾扩情(孙文主义学会骨干)、贺衷寒(孙文主义学会骨干,黄埔三杰之一)、宋希濂、石醉六、陈明仁、彭明治、黄杰、姚中英、郑作民、胡宗南、杜聿明、郑洞国、范汉杰、王耀武、李默庵、李仙洲、关麟征、黄维、王敬久

2024-06-12 09:42:12
黄埔军校1一7期名单(黄埔军校二期学员名单)
黄埔军校1一7期名单(黄埔军校二期学员名单)

黄埔军校1一7期名单第一期:蒋先云、徐向前、陈赓、左权、胡宗南、杜聿明、关麟征、郑洞国、陈明仁、宋希濂、李默庵、李仙洲、贺衷寒、许继慎、黄维、桂永清、王尔琢、范汉杰、宣铁吾、宣侠父、曾扩情、俞济时、孙元良、周士第、余程万、刘戡、霍揆彰、侯镜如第二期:郑介民、邱清泉、覃异之、周逸群、卢德铭、余洒度、聂绀弩。第三期:王耀武、戴安澜、黄公略、曾泽生、方先觉、李天霞、陈奇涵、郭化若、康

2024-05-23 14:40:03
黄埔军校所有学员名单(黄埔军校1一7期名单)
黄埔军校所有学员名单(黄埔军校1一7期名单)

黄埔军校所有学员名单黄埔军校所有学员名单如下:一期:吕梦熊(学员1队队长)、李伟章(学员4队队长)、陈复(国民party黄埔军校特别支部第一届执行委员)、冷欣(孙文主义学会骨干)、曾扩情(孙文主义学会骨干)、贺衷寒(孙文主义学会骨干,黄埔三杰之一)、宋希濂、石醉六、陈明仁、彭明治、黄杰、姚中英、郑作民、胡宗南、杜聿明、郑洞国、范汉杰、王耀武、李默庵、李仙洲、关麟征、黄维、王敬久、孙元

2024-05-24 23:21:38